哎哟喂,刚入行的老板们看过来!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明明签合同前说好三万全包,做着做着突然冒出个"数据监控费"?今天咱就扒开SEO报价的底裤,看看哪些隐形收费在偷摸掏空你的钱包!
先扔个扎心的问题:为什么同样做网站优化,有人花五万带来200个客户,有人砸二十万只接到3个咨询电话?这事儿跟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其实一个理——得知道钱到底花在哪了!
(敲桌子)先看这张2025年最新黑名单收费项目表,红色标注的必看!
隐形收费项 | 常见话术 | 合理市场价格 | 避坑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数据监控费 | "必须购买专业流量分析" | 0元 | 要求使用免费版百度统计 |
词库更新费 | "每月新增50个关键词" | 500-1000元 | 签订前明确词库总量 |
应急处理费 | "突发算法调整应对方案" | 0元 | 写入主合同附加条款 |
外链权重费 | "高权重平台特殊渠道" | 虚高300% | 要求提供外链示例站点 |
算法追踪费 | "百度内部算法监控系统" | 纯虚构 | 直接拉黑这类服务商 |
看到这儿可能有老铁要拍大腿:"我去年就被收过词库更新费!" 别急,咱举个真实案例:朝阳区有个做职业培训的机构,合同里藏着每月2000块的"行业动态简报费",结果发的都是百度搜得到的公开信息...
那怎么判断服务商靠不靠谱?教你三招土办法:
- 让他现场搜给你看:比如要求演示"海淀区钢琴培训"的实时排名
- 查合同附件清单:所有服务项目必须列明数量和频次
- 要历史操作记录:正规公司都有后台操作日志
这时候肯定有人问:"现在不都说按效果付费最划算吗?" 兄弟你太天真了!上个月有个做宠物食品的老板跟我哭诉,签了个"关键词进前五才收费"的合同,结果人家给他做的是"猫粮批发市场进货价2025年3月15日"这种有时效性的词...
真正的高转化案例长啥样?看这两个真实操作:
- 教育机构案例:专攻"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"等政策类关键词,三个月官网咨询量从日均3条涨到27条
- 餐饮行业玩法:优化"望京深夜食堂推荐"等地域长尾词,配合美团店铺引流,客单价提升40%
不过话说回来,2025年最坑人的还不是这些明面上的收费。现在有些服务商开始玩"沙盒期养护费",借口说百度对新站有3个月考察期,要额外收维护费。其实只要内容更新频率达标,根本不用多交这笔钱!
最后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:选SEO服务商就跟找对象似的,光看报价单没用,得看他愿不愿意把核心服务写进违约条款。比如敢承诺"指定关键词未达标退还全款"的,起码比那些只会说"保证自然流量增长"的实在多了。记住,真正有本事的团队,巴不得用效果说话!
网友留言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