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觉得在抖音发个带货视频、小红书挂个商品链接就能躺着赚钱?先别急着做白日梦!上个月刚有个卖保健茶的老板,因为直播时说了句"喝这个能降血糖",直接被罚了28万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2025年搞全网营销最容易踩的七个大雷。
(拍桌子)先说个扎心的事实:现在90%的品牌方根本分不清广告和内容种草的区别!你以为找达人发篇笔记不算广告?市场监管局可不管这些,他们手里有AI监测系统,连你给达人返点3%的佣金都能查出来。
雷区一:把用户评价当广告用,一抓一个准
见过那种把客户聊天记录截图当宣传图的吧?哎你别说,去年就有个做减肥产品的,把客户说的"瘦了15斤"做成海报到处发。结果人家客户后来反弹了,反手一个举报,罚款金额够买辆特斯拉。
正确操作:
- 用户原话必须带时间戳(比如2025年3月实测)
- 要注明"个体效果差异"
- 绝对不能出现具体数据(什么7天瘦10斤都是找死)
雷区二:在直播间随口报功效,罚单来得比礼物快
我知道你们眼红那些一场直播卖百万的大主播。但人家有专业法务团队盯着,你有啥?上个月某主播说"这款面膜能消炎",第二天就被药监局约谈——化妆品不能宣称医疗效果!
保命口诀:
- 护肤品只说"补水""清洁"
- 食品禁止提"预防""改善"
- 保健品必须带"本品不能替代药物"的滚动字幕
雷区三:达人合作不签生死状,等着被反杀
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冤大头,找达人发了20篇笔记没签合同。结果达人被查出卖假货,连带他的天猫店都被封了。这就好比借车给没驾照的人,出事了你也得担责。
合同必备三件套:
- 内容审核权归品牌方
- 禁止达人接竞品推广
- 违约赔偿金写清楚(建议定销售额的3倍)
雷区四:私域流量玩成传销,分分钟进去喝茶
微信群里搞个分销返现,怎么算违法?记住这个公式:三级以上分层+人头费+高额返利=传销。去年有个卖燕窝的,让代理发展下线就送iPhone,结果公司账户直接被冻结。
安全线:
- 最多两级分销
- 返利不超过30%
- 绝对不能收加盟费
雷区五:数据买得欢,铁窗泪流干
你是不是在拼多多搜过"小红书粉丝1万+20元"?去年有家公司买了5万假粉丝冲榜单,被市场监管局的爬虫逮个正着。现在人家开发了行为轨迹分析系统,机器人账号一抓一个准。
数据采购三不原则:
- 不买粉丝量
- 不刷互动量
- 不造销售数据
雷区六:跨境搬运视频,赔得比赚得多
从YouTube扒个老外试用视频,配上中文字幕就发?小心跨国律师函!今年开始,国际版权保护组织在中国设了办事处,专门盯着搬运视频的商家。
安全搬运指南:
- 时长不超过15秒
- 必须二次创作(加解说/贴纸/字幕)
- 保留原视频水印
雷区七:忽视未成年人保护,社会死亡来得快
在游戏直播里植入零食广告,给小学生推盲盒抽奖...这些骚操作去年害惨了23个品牌。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,晚上10点到早上8点不能向未成年推送营销内容。
未成年营销红线:
- 不得利用校园渠道推广
- 禁止诱导分享个人信息
- 抽奖活动必须设置年龄门槛
小编观点:说句大实话,现在做全网营销就像在雷区跳广场舞。但你别慌,记住两个保命原则——所有宣传内容当证据留底,每个推广动作都要能找到法律依据。2025年的合规运营不是枷锁,而是帮你筛掉乱来的竞争对手。那些只知道刷量冲榜的愣头青,迟早给咱们守规矩的品牌腾地方!
网友留言(0)